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八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但应当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通过协议定价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和《云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我校所属的专利开放许可事项公示如下:
1.专利名称:一种见血青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
专利号:ZL202210933984.3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黄衡宇、张爱丽、董鲜、蔡寿孟、任艳。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见血青高效人工繁育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蒴果剖开,其内种子接种于萌发培养基中,待原球茎产生后,进行原球茎增殖和发育、基茎丛生芽发生、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本发明的核心在于见血青种皮破裂后直接产生原球茎以及后期当原球茎增殖受限后,利用幼苗带叶茎尖来不断获取再生植株,从而避免种子非共生性萌发的繁琐步骤和漫长的成苗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球茎增殖、分化和萌发生长同步进行,简化了组培过程,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此外,本发明成本低、种苗质量好且成活率高。
2.专利名称:一种红果参多倍体诱导及多倍体植株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
专利号:ZL202110801772.5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黄衡宇、董鲜、孟庆红、李宏哲、梁永丽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果参多倍体诱导及多倍体植株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包括的步骤有:(1)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种子接种于培养基A中,进行无菌萌发;(2)取无菌实生苗带叶茎尖经灭菌后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再转入培养基B中培养后转入培养基C中;(3)多倍体植株在培养基C中可增殖生根一步完成。本发明对红果参多倍体植株体外快繁的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同步增殖和生根,简化组培过程,整个培养过程同时在一个培养基中进行,极大地提高了人工体外繁殖效率。此外,本发明建立了红果参同源多倍体诱导体系;在多倍体生长延缓的情况下采用直接器官发生方式增殖,同时保持又了较高的繁殖系数,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且成本低、周期短、质量和成活率高。
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钻喙兰人工快繁的方法
专利号:ZL201910860190.7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黄衡宇、徐福荣。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钻喙兰人工快繁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蒴果剖开,其内种子接种于萌发培养基中,待愈伤组织出现后,进行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原球茎分化、生长和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钻喙兰种皮破裂后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进而分化出原球茎;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调整,将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原球茎分化、萌发生长和增殖同步进行,简化了组培过程,3个培养过程同时在一个培养基中进行,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此外,本发明成本低、周期短、种苗质量和成活率高。
4.专利名称:一种山慈菇人工快繁的新方法
专利号:ZL201910860167.8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黄衡宇、徐福荣。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慈菇人工快繁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外植体;(2)将步骤1的假鳞茎先用自来水清洗表面泥土,再用洗衣粉溶液浸泡后流水冲洗,接着用乙醇溶液处理,再经消毒后冲洗;(3)获取无菌苗;(4)取步骤3中培养由芽点生长出来的幼芽转接入步骤3中的A培养基内进行增殖培养,将携带有愈伤组织的幼苗切下,继续转入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5)把步骤4中继代培养后具米粒大小假鳞茎的单苗接种于C培养基中进行培养;(6)炼苗和移栽。本发明对山慈姑离体快速繁殖进行了优化调整,简化了人工快繁过程,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成本低、时间短,不仅提高了试管苗炼苗的成活率,且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
5.专利名称:一种西番莲优质杂交种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
专利号:ZL201910859407.2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黄衡宇、徐福荣。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西番莲优质杂交种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叶片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发生和增殖、生根诱导、炼苗移栽。本发明对西番莲杂交种种苗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步进行愈伤组织生长、丛芽发生和丛芽增殖,简化了组培过程,3个培养过程同时在一个培养基中进行,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此外,本发明解决了西番莲属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发生的植株黄化、落叶等现象,且成本低、周期短、质量和成活率高。
6.专利名称:一种阳春砂利用基茎丛生芽和“节繁殖”培养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
专利号:ZL202110802768.0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孟庆红、董鲜、徐福荣、李宏哲、黄衡宇、麦湘。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阳春砂利用基茎丛生芽和“节繁殖”培养的高效人工育苗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带芽根茎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基茎丛生芽发生和增殖、“节繁殖”增殖、生根诱导、炼苗移栽。本发明对阳春砂种苗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步进行基茎丛芽诱导发生、增殖及“节繁殖”增殖,简化了组培过程,3个培养过程同时在一个培养基中进行,极大地提高了人工体外繁殖效率。此外,本发明解决了姜科豆蔻属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增殖系数低、遗传稳定性不强等现象,且成本低、周期短、质量和成活率高。
7.专利名称:一种菊花白锈病防治剂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号:ZL202211705143.3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周旭红、熊啟蕊、王苗苗、沈秋雨、杨晓密、郑永仁。
摘要:本发明涉及菊花白锈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菊花白锈病防治剂和使用方法,包括植物提取物和溶剂,所述溶剂为水或松针水溶液,其终浓度含有绿原酸10~250mg/L、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0~200mg/L、木犀草苷6~50mg/L。该防治剂按终浓度0.2g~1.0g/L加入吐温,混合均匀后,向菊花植株叶片均匀喷施2~3次/天,能有效抑制菊花堀氏菊柄锈菌的发生和传播,最快可在7~12天内对堀氏菊柄锈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喷施完后,感染堀氏菊柄锈菌的菊花植株叶片病菌死亡,新叶不再感染病菌,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本发明能有效减少有毒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菊花的产量和品质。
8.专利名称:一种阳春砂仁的生态种植方法
专利号:ZL2201910541624.7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邱斌、赵荣华、古今、顾雯、杨培。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阳春砂仁的生态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种植地形的选择、整地移栽、间作臭菜(含羞云实Caesalpinia mimosoides)、撒播刺芫荽、养殖中华蜜蜂授粉、田间管理、采收加工;本发明方法坚持生态农业模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可能造成砂仁药材质量下降及安全隐患且损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品,在优选的热带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气候区域常绿阔叶乔木林或人工林下,通过种植地中间作臭菜,养殖中华蜜蜂授粉,提高生物多样性,形成一个不施肥、不除草、不打农药的良性循环系统,从而提高砂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为害水平,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9.专利名称:大花胡麻草克服烧尖坏死提高人工快繁效率的方法
专利号:ZL201910860199.8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徐福荣、黄衡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花胡麻草克服烧尖坏死提高人工快繁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的步骤有:将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带节茎段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诱导腋芽萌发、基茎丛生芽发生和增殖,克服烧尖坏死,复壮生根,炼苗移栽。本发明彻底解决了玄参科尤其是胡麻草属植物体外快繁中常见的烧尖坏死现象,且成本低、周期短、种苗质量和成活率高。此外,对大花胡麻草无菌种苗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在改善烧尖坏死的同时,同步进行腋芽萌发生长、基茎丛生芽诱导和生长,简化了组培过程,3个培养过程同时在一个培养基中进行,大大提高了繁殖效率。
拟许可价格:无偿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被许可方:淮安知莓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0.专利名称:滇橄榄粉末、制备方法和用途
专利号:ZL201510423843.7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赵毅,车彦云,饶高雄,倪广惠。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橄榄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滇橄榄果消毒、去核;(2)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10℃至‑40℃、真空度为3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5‑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3)将所述滇橄榄果干燥品于‑10至‑40℃下进行粉碎,得到滇橄榄粉末。本发明的滇橄榄粉末的制备方法较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口感醇厚回甘,色泽美观。
11.专利名称:滇橄榄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1510424476.2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车彦云,赵毅,饶高雄,倪广惠。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橄榄含片,以100重量份滇橄榄含片计,包含如下组分:滇橄榄粉末60~80重量份,木糖醇5~10重量份,β‑环糊精5~20重量份,和甘露醇0.1~0.5重量份。本发明的滇橄榄含片较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口感醇厚回甘,色泽美观。
12.专利名称:一种滇黄精药渣生物炭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211045934.8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杨兴鑫,高晓亚,晏佳丽,俞捷,王涛,刘芳 。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黄精药渣生物炭及其应用,所述滇黄精药渣生物炭是将干燥滇黄精药渣粉碎过筛得药渣粉末后,在氮气气氛下,以4‑6℃/min速度升温至800‑1000℃下热解,再用1 mol/L HCl溶液浸泡,然后抽滤,再将滤渣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制备而得。所述滇黄精药渣生物炭的应用为作为PMS催化剂在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滇黄精药渣生物炭制备工艺简单绿色且安全可靠,不需进行材料复合,适合批量回收;其作为PMS催化剂相较于金属基催化剂具有相当的催化活性,且更加绿色无污染;相较于其他生物炭基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且成本低,以更少的催化剂和氧化剂用量在常温、自然光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催化效果相当甚至更好。
13.专利名称: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110434263.3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董鲜,黄衡宇,季鹏章,张磊,徐福荣,董家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成:石菖蒲挥发油、艾叶挥发油。本发明制备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易挥发,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挥发油是多种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对致病菌具有多靶标作用特效,致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本发明石菖蒲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按比例混合与化学农药噁霉灵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利用沸石吸附挥发油,能使挥发油缓慢长期释放,达到长期防治效果。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肥料添加剂或者农药使用,广泛应用于防治地下根腐病的发生。
14.专利名称:一种防治脂代谢异常的组合物
专利号:ZL202010436353.1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杨兴鑫,俞捷,李静平,穆健康,顾雯。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脂代谢异常的保健茶,由下列原料组成:黄精1‑20g、当归1‑20g、三七1‑20g、木香1‑10g、茯苓1‑10g、红曲1‑10g、普洱茶1‑20g。保健茶配伍合理,可有效防治脂代谢异常相关症状。
15.专利名称:一种林下药草共养模式的滇黄精种植方法
专利号:ZL202111057440.7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季鹏章,钱华丽,徐哲,韦祖华,张磊,董家红,董鲜,马晓惠,徐福荣。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药草共养模式的滇黄精种植方法,属于中药材仿生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林下药草共生共养模式,在适合滇黄精的生长区选择合适的林地种植滇黄精,不起垄,按株行距25cm×30cm种植滇黄精种苗;次年以后,每年打尖养其根茎;种植全周期采用药草共生共养管理,利用杂草涵养的水分供给滇黄精正常生长、同时通过打草管理清除草籽让杂草断代、控制杂草繁殖、抑制杂草过度生长;不打农药、不施肥,以落叶、枯枝等腐殖质作为肥料;种植4‑5年后可采收。本发明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构建了滇黄精、树林、草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拟境栽培并有自主创新的生态种植方法,为林下滇黄精的规模化生态种植提供了技术保障。
拟许可价格:无偿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被许可方: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
16.专利名称: 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110434263.3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董鲜,黄衡宇,季鹏章,张磊,徐福荣,董家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成:石菖蒲挥发油、艾叶挥发油。本发明制备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易挥发,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挥发油是多种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对致病菌具有多靶标作用特效,致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本发明石菖蒲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按比例混合与化学农药噁霉灵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利用沸石吸附挥发油,能使挥发油缓慢长期释放,达到长期防治效果。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肥料添加剂或者农药使用,广泛应用于防治地下根腐病的发生。
17.专利名称:一种林下药草共养模式的滇黄精种植方法
专利号:ZL202111057440.7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季鹏章,钱华丽,徐哲,韦祖华,张磊,董家红,董鲜,马晓惠,徐福荣。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药草共养模式的滇黄精种植方法,属于中药材仿生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林下药草共生共养模式,在适合滇黄精的生长区选择合适的林地种植滇黄精,不起垄,按株行距25cm×30cm种植滇黄精种苗;次年以后,每年打尖养其根茎;种植全周期采用药草共生共养管理,利用杂草涵养的水分供给滇黄精正常生长、同时通过打草管理清除草籽让杂草断代、控制杂草繁殖、抑制杂草过度生长;不打农药、不施肥,以落叶、枯枝等腐殖质作为肥料;种植4‑5年后可采收。本发明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构建了滇黄精、树林、草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拟境栽培并有自主创新的生态种植方法,为林下滇黄精的规模化生态种植提供了技术保障。
拟许可价格:无偿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被许可方:普洱市思茅区东林中药材种植基地
18.专利名称: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ZL202110434263.3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董鲜,黄衡宇,季鹏章,张磊,徐福荣,董家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成:石菖蒲挥发油、艾叶挥发油。本发明制备的防治根腐病的药剂,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易挥发,易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挥发油是多种有效成分的混合物,对致病菌具有多靶标作用特效,致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本发明石菖蒲挥发油和艾叶挥发油按比例混合与化学农药噁霉灵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利用沸石吸附挥发油,能使挥发油缓慢长期释放,达到长期防治效果。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肥料添加剂或者农药使用,广泛应用于防治地下根腐病的发生。
拟许可价格:无偿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被许可方:普洱天意植物开发有限公司
以上1-9专利权开放许可给淮安知莓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0-15专利权开放许可给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16-17专利权开放许可给普洱市思茅区东林中药材种植基地、18专利权开放许可给普洱天意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公示时间:2024年12月20日--2025年1月3日。
公示期间,如对上述开放许可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云南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科研成果管理办公室反映,联系人:李兴美,电话:0871-65919217,15812129819。
云南中医药大学
科学技术处
2024年12月20日